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第288章 广南东路的战争

第288章 广南东路的战争(第1页/共2页)

卢俊义领军一路南下,踏入广南东路境内,见宋军在要道兵力薄弱,长驱直入。这一路,他目睹百姓在战乱阴影下的惶恐,心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深知责任重大。

得知宋军主力集结广州,妄图凭借坚城负隅顽抗,卢俊义并未贸然进攻。他深知,强攻坚城,即便取胜,己方也将伤亡惨重。于是,他一面安营扎寨,稳定军心,一面派遣多路细作,深入广州城及周边地区,探查宋军布防、粮草储备等详细情报。

与此同时,广州知府的行文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南方激起千层浪。南方地区向来富庶,文风昌盛,读书人众多,他们深受大宋文化熏陶,对大宋忠心耿耿。如今有人带头反抗大梁,各地原大宋知府纷纷响应,一时间,反抗大梁的力量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这些响应者中,有不少是地方上的豪绅大族,他们有钱有粮,召集乡勇,组建义军;还有一些是不甘屈服的宋军旧部,他们渴望重举大宋旗帜,恢复旧山河。这些力量迅速汇聚,使得反抗大梁的声势愈发浩大。

面对这一局势,卢俊义陷入沉思。他深知,这些反抗力量若不及时瓦解,必将成为攻城的巨大阻碍,甚至可能影响大梁在整个南方的统治。然而,若要逐个击破,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反抗。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卢俊义决定先采取分化瓦解之策。他派出能言善辩之士,携带书信和劝降文书,前往各地义军营地,晓以利害。信中言辞恳切,阐述大梁统一天下乃大势所趋,顺应潮流方能保一方平安、百姓福祉;若执意反抗,最终只能是生灵涂炭,玉石俱焚。

对于一些立场动摇、心存顾虑的义军首领,卢俊义还许以高官厚禄、保境安民等承诺。同时,他也在军中挑选精锐,组成机动部队,密切关注各地义军动向,一旦发现有不听劝降、执意反抗的,便迅速出击,予以沉重打击,以彰显大梁军威。

在卢俊义的软硬兼施下,各地义军开始出现分化。一些见识长远、不愿百姓受苦的首领,经过权衡利弊,选择接受劝降,率部归附大梁。而那些顽固抵抗的义军,则在卢俊义的军事打击下,势力逐渐削弱。

然而,广州城内的宋军依旧坚守不出,他们寄希望于各地义军能牵制住大梁军,为广州争取更多的防御时间。广州知府一面安抚城内军民,一面加紧修缮城防工事,储备粮草,准备与大梁军进行一场持久战。

卢俊义深知,广州之战终究无法避免。但在攻城之前,他必须尽可能削弱城内宋军的信心和外援。随着各地义军被逐步瓦解,卢俊义认为攻城的时机已渐渐成熟。他开始调兵遣将,部署攻城方略,一场决定广南东路归属的大战,即将在广州城下拉开帷幕。

就在卢俊义秣马厉兵,精心筹备攻打广州城之际,远在南诏的林冲已然洞悉南方的风云变幻。南方突如其来的动乱,如同一把火,迅速蔓延,威胁着大梁刚刚开拓的版图。林冲深知,兵贵神速,若不尽快将这股叛乱的火苗扑灭,任其发展,必将酿成大祸。

林冲当机立断,决定留下足智多谋的萧逸整治南诏,确保后方稳定。萧逸领命后,即刻着手梳理南诏的军政事务,安抚民心,稳定局势。他有条不紊地调配物资,加强城防,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南诏在他的治理下,逐渐走上正轨。

而林冲自己,则亲率大军,马不停蹄地北上,直逼南方叛乱之地。一路上,大军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为早日抵达战场,平定叛乱。林冲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耽搁一刻,百姓就多受一分苦难,叛乱的势力也可能更加壮大。

与此同时,林冲还特意给卢俊义派去了五十门大炮。这些大炮,是大梁军的重火力武器,威力巨大。林冲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给卢俊义,信中言辞坚定地要求卢俊义务必在广州城下打出大梁的威势,震慑那些妄图反抗的宵小之辈。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