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六年春,韦小叶随着夫君陆瑾瑜,踏上了北蛮道的土地。
昔日烽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已归于平静,只是旷野之上,仍依稀可见大战留下的痕迹,以及那座令人望之生畏的京观,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惨烈。
陆瑾瑜受封燕王,领北蛮道大行台尚书令,军政民政一手抓,权柄极重。
王府就设在原燕王在北疆的旧邸基础上,扩建修葺而成,虽比不得京城王府的精致典雅,却自有一股粗犷豪迈之气。
韦小叶站在王府的高台上,极目远眺,只见天苍野茫,草浪如海。
她深吸一口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空气,心中那股因圣文太上皇驾崩和感慨生死而生的些许抑郁,似乎也被这辽阔天地冲淡了不少。
“看什么呢?”陆瑾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他刚刚处理完一批军务,便寻了过来。
韦小叶回头,见他身着常服,眉宇间虽有些倦色,但眼神锐利如昔便笑道:“看看咱们这新家。地方是真大,也是真荒凉。”
陆瑾瑜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苦寒之地,确实比不得京城舒适。委屈你了。”
“这有什么委屈的。”韦小叶摇摇头,目光亮晶晶的,“地方大,才好施展拳脚。”
“王爷管着军政大事,我这王妃,总得帮你把这后方经营起来,让百姓安居,让粮草充盈,你这大行台尚书令才坐得稳当。”
陆瑾瑜知她素有主意,且每每有出人意料之举,闻言便笑了:“哦?王妃又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韦小叶狡黠一笑,心念微动,只有她能看见的系统面板悄然浮现,上面果然出现了新的提示:
【新场景任务触发:北疆建设者。初步目标:改善治所周边民生,提升安定度。奖励:根据完成度结算】。
她结合系统提示和心中构想,说道:“这一路行来,我仔细观察了。北疆之地,并非不毛之地。”
“只是百姓多以游牧为生,耕种之法粗放,一旦遇到白灾黑灾,或是像之前那样的大战,就容易生计断绝。我们得让他们安定下来。”
“安定下来?谈何容易。牧民逐水草而居,乃是天性。”陆瑾瑜微微蹙眉。
“所以我们得给他们一个比游牧更好的选择。”韦小叶成竹在胸,“首先,是水。我看过图册,附近有几条小河,但水量不稳。”
“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兴修水利,开挖沟渠,至少保证王府周边和几处适宜耕种的土地灌溉无忧。”
“兴修水利,耗费颇大,人力物力皆是问题。”陆瑾瑜考虑的是现实困难。
“人力现成的不是有那十二万俘虏吗?”韦小叶早就打上了他们的主意,“总不能白养着他们。”
“挑选那些老实肯干的,告诉他们,好好干活,不仅能吃饱饭,将来表现好的,还可以给他们分田分地。”
“甚至解除俘虏身份,成为大夏治下良民。有了盼头,还怕他们不出力?”
陆瑾瑜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以工代赈,王妃此法甚善。此事我即刻吩咐下去,让任老将军配合你调派俘虏劳力。”
“好。”韦小叶继续道,“有了水,接下来就是吃饭问题。光靠朝廷运粮和购买,终非长久之计。北疆苦寒,作物生长期短,但我有办法。”
她想起了杨文搞出来的温室栽培,“我们可以建玻璃温室,哪怕在冬天也能种出蔬菜。”
陆瑾瑜也知道“玻璃温室”,更知道她和方元安搞出数种高产作物,便点头道:“此事若成,便是北疆百姓之福。一切由你做主。”
“还有畜牧业。”韦小叶越说越兴奋,“咱们缴获的那五百多万头牲畜,可是笔巨大的财富。”
“不能像以前那样完全粗放散养,得选育优良品种,划分草场,科学轮牧,还要研究如何储存牧草,应对冬季。”
“这样不仅能提供更多肉奶皮毛,还能组成更大的骑兵队伍所需的战马。”
陆瑾瑜听到“战马”二字,神情更加专注:“此言有理。此事关乎军国大事,需得谨慎。你可先挑选懂行的老牧民,小范围试行。”
“知道,放心吧我的王爷大人,不会给你捅娄子的。”韦小叶笑着应下,最后抛出一个想法,“最后,我还想办批学堂。”
“学堂?”
“对,不拘男女,教孩子们识字算数,也教牧民们一些简单的技艺,比如如何更好的照料牲畜,如何辨认草药。”
韦小叶顿了顿,“我想单独开一个女子学堂,教女孩们识字、纺织、医术。一个地方的女子若有了见识,整个家庭都会不一样。”
陆瑾瑜沉吟片刻。
在北疆办学堂,尤其是女子学堂,可谓惊世骇俗。
但他深知韦小叶做事总有深意,且她如今地位尊崇,想做些什么,旁人也不敢过多置喙。
“你想做,便去做。若有那等迂腐之人嚼舌根,自有本王替你挡着。”他最终表态,语气坚定。
韦小叶心中暖流淌过,知道这是他最大的支持。她主动握住陆瑾瑜的手:“多谢夫君。”
计划已定,韦小叶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她首先找来杨亭和几位得力的管事,将兴修水利、筹建工坊的事情吩咐下去。
又通过陆瑾瑜,从俘虏营中挑选了上万名表现较好的俘虏,由军队看管着,开始挖掘沟渠,修建水库。
工地上很快热火朝天。
韦小叶时常会去巡视,她并不摆王妃架子,有时甚至会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图,跟管事的工匠讨论如何引水更省力高效。
“王妃娘娘,您看这里,如果渠道再拓宽一尺,虽然眼下多费些功夫,但来年水量大时,就不容易漫堤了。”一个老工匠大着胆子建议。
韦小叶仔细看了看,点头道:“说得有理。就按你说的办。你很好,用心做事,以后这水利上的事,你可以多担待些。”
老工匠激动得脸膛发红,连连称是,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不久后,韦小叶又从系统中兑换了一些这个时代能够实现的、相对先进的农具图纸。
比如全铁制的双轮双铧犁,适合北疆土质的耙耖等,交给随行的工匠们研究打造。
第一批玻璃温室也开始在王府附近的庄子里动工。韦小叶把从京城带来的、精通温室栽培的杨文的一个徒弟派去负责技术指导。
当透明的玻璃窗安装上去时,引来无数牧民和俘虏的围观和惊叹。
“乖乖,用琉璃做屋子?这得多少钱啊?”
“这叫玻璃,没琉璃那么贵,听说在里面冬天都能种出绿菜呢!”
“王妃娘娘真是,真是天女下凡啊!”
种种新奇举措,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
当地一些归附的部落首领,对于韦小叶要让牧民定居种地的想法颇不以为然。
一次宴会上,一位名叫巴鲁的首领就借着敬酒的机会说道:“尊贵的王妃,草原上的雄鹰不会像家雀一样被困在笼子里。”
“我们的子孙天生就该骑着骏马,追逐水草。您让他们去摆弄泥土,怕是会折了他们的傲气。”
韦小叶端着酒杯,神色不变,微笑道:“巴鲁首领说得好。雄鹰自然要翱翔天际。”
“但雄鹰也需要温暖的巢穴来哺育幼雏,需要坚实的枝干来歇息脚爪。兴修水利,是为了让草场更丰美,牛羊更肥壮;”
“学习耕种,是为了在风雪来临之时,帐篷里还有足够的粮食,让孩子们不会挨饿。这并非束缚,而是让雄鹰飞得更高更远的助力。”
她顿了顿,声音清晰有力:“王爷与我,并非要改变草原儿女的习惯,只是希望给大家多一条路,多一份保障。”
“愿意继续放牧的,王爷会划分更好的草场,助你们选育良种;愿意尝试半牧半耕的,王府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指导。”
“多一份收获,总是好事,否则草原没了生计,便只能冒险南侵,给双方带来无数损失,巴鲁首领以为呢?”
巴鲁一时语塞,觉得王妃的话似乎很有道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下意识地看向坐在上首的陆瑾瑜。
陆瑾瑜放下酒杯,淡淡道:“王妃的意思,便是本王的意思。”
“北蛮道今后军民一体,凡遵从我大夏律令,安心生产牧猎者,本王一视同仁,必有奖赏。若有异心,身死族灭!”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那股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威严气势,让包括巴鲁在内的所有部落首领都心头一凛,纷纷低头表示遵从。
等回到后堂,只剩下夫妻二人时,陆瑾瑜才拉着韦小叶的手道:“今日辛苦你了,跟那些粗人费口舌。”
韦小叶笑道:“这有什么。道理讲通了,总比一味强压要好。慢慢来吧,等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会接受了。”
除了外部的小摩擦,内部管理也是千头万绪。
俘虏的管理、工匠的调度、物资的分配,每一项都需要韦小叶拿主意。她虽然能从系统中兑换一些知识,但具体执行起来,依然劳心劳力。
常常是陆瑾瑜忙完军务回府,还看到书房的灯亮着,韦小叶正对着账本或者图纸蹙眉思索。
转眼间便是数月过去。
这日晚间,陆瑾瑜又见她在灯下忙碌,走过去抽走她手中的笔:“时辰不早了,该歇息了。这些事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韦小叶揉了揉发胀的额角,叹道:“我也想歇啊。可是眼看天气要转凉,俘虏营的过冬棉衣还差不少。”
“新建的工坊急需一批铁器,还有答应给那些帮忙兴修水利的部落的粮食和布匹,千头万绪,哪一样慢了都不行。”
陆瑾瑜看着她眼下的淡青,心疼道:“把这些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便是,何须你事事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