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晨练归来,叶晓晓的心境如同被晨曦彻底洗涤过一般,少了几分阴霾,多了几分清透的活力。
体内灵力圆融流转,魂源稳固,那缕新生的气息在晨曦之气的滋养下,似乎也少了几分最初的躁动,变得愈发内敛深沉。
她坐在偏殿的云床上,并未立刻进入深沉的修炼,而是任由思绪缓缓流淌,梳理着连日来的种种。
阳光透过殿门,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宁神檀香的清冷气息与阳光的暖意交融,形成一种令人心安的静谧。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贴身藏好的那枚乳白色碎片,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
沧溟今日在晨光下的身影,以及那细致入微的引导,不断在她脑海中回放。那种直指本源、近乎“道”的讲解方式,绝非凡俗修士所能企及。
她为何对《曦曜凝心诀》的真意如此了解?真的仅仅是因为在太古遗迹中见过类似的道韵烙印吗?这个解释看似合理,却总让人觉得……太过轻描淡写。
还有,她提及“源力如镜,映照魂源涟漪”时,那平静无波语气下,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源力,寂灭归无,为何能如此清晰地映照出她与残魂那极其微弱的共鸣?
这些疑问,如同散落的线头,纠缠在她心头。
她隐隐感觉到,沧溟与金乌氏族,或者说,与某些极其古老的因果,存在着某种她尚未窥见的、深刻的联系。这联系,绝非简单的“履约”二字所能概括。
还有那枚碎片……星辰废墟中的决绝背影,与沧溟那偶尔流露出的、仿佛承载了万古寂寥的眼神,是否有着某种关联?那个身影,会是沧溟的什么人吗?族人?挚友?还是……更复杂的关系?而碎片中那股与沧溟同源却更加古老冰冷的意志,又是什么?
线索太少,谜团太深。叶晓晓轻轻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现在无论如何思索,也难以得出确切的答案。
实力的差距,如同天堑,限制了她的视野。
沧溟说得对,未到揭晓之时,知道太多,或许真的于她无益,甚至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实力,稳固道基。只有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拥有探寻真相的资格,才能……摆脱这种被动受制、命运操于他人之手的无力感。
这个念头如同一点星火,在她心底悄然燃起,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她收敛心神,不再徒劳地猜测,而是沉下心,开始回顾沧溟今日所传授的引纳晨曦之气的要点,细细体悟其中蕴含的“生发”真意,尝试着将其与自身的力量进行更深层次的磨合与理解。
毁灭与新生,寂灭与复苏,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是否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达成某种统一?这个想法让她心神微震,仿佛触摸到了某种玄奥的门槛。
就在她沉浸于修炼与感悟之时,偏殿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并非沧溟那近乎无声的步伐,而是带着一种温和沉稳的韵律。
叶晓晓心中一动,收敛气息,抬眼望去。
只见青冥道尊手持青竹杖,面带和煦微笑,缓步走了进来。
他周身气息圆融祥和,与这偏殿宁静的氛围完美融合。
“小友近日气色愈发充盈,道基渐稳,可喜可贺。”青冥道尊抚须笑道,目光慈和地落在叶晓晓身上。
叶晓晓连忙起身,敛衽行礼:“谬赞,全赖您与……与沧溟前辈护持指点。”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用了“前辈”这个称呼,虽然心中觉得不妥,但一时也不知该如何称呼更恰当。
青冥道尊似乎看出了她的些许窘迫,眼中笑意更深,却并未点破。
他走到小几旁坐下,手腕一翻,掌心出现一只青玉小壶和两只白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