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宫女携崽重生,冷情太子被哄成翘嘴了 > 第259章 (合章)年关,“太子妃说想见见殿下……”

第259章 (合章)年关,“太子妃说想见见殿下……”(第1页/共2页)

撇开丧良心的舅舅舅母不提,宋良娣竟不是孤女,是有其他娘家人的!

人还就在京城!

据说昨儿宋良娣的外祖母跟大姨,经太子特许进宫陪了宋良娣一整天!

随着沈老太母女俩昨日进出东宫,又过了一个晚上,整个东宫后院都知道了宋良娣有娘家人这件事了。

甚至消息传到了后宫。

一些听说过宋良娣身世的人都不禁纳闷起来,宋良娣是被她舅舅舅母给卖了的这件事他们已经知道了。

可说起来那宋良娣是以孤女身份进的宫吧,身契不是都签的死契?

怎么又有别的娘家人了?

既然有家人,那为什么宋良娣早年是以孤女的身份入宫签了死契?

话又说回来。

当年内务府采选宫女的人,怎么没查出宋良娣的舅舅舅母以及其他家人?

大伙儿不知实情。

自然不知道当年采选宫人的人除了去鸭嘴屯核实过槛儿的身份,其实是跑了一趟宿松县大山坳子乡的。

只不过那人遇上了跟槛儿一样的情况。

便是听村里人说槛儿的外祖父母没了,她大姨在那些人口中一会儿嫁了这个地方,一会儿嫁了那个地方。

县衙新建了人员册籍,但不少人的都没补上,很多事情自然便查不到。

再者说,每年采选的宫人那么多。

内务府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派人全国各地到处跑。

反正据鸭嘴屯和大山坳子乡的人的证词,能证明宋槛儿是良家女即可。

也因此,内务府的册籍上是按着槛儿所述记录的,之后也没人再管这事。

当然,这些事其他人暂时无从得知。

以至于宋良娣有娘家人这事看似不是什么大事,却在东宫后院和后宫的宫人之间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消息自然而然传到各个主子耳中。

就如槛儿之前在马车上考虑到的那样,后宫妃嫔之中不少人都在猜是不是太子在为他那宠妾造势。

刻意弄的这一出,以此来抬高他那妾的出身,亦或是有更深一步的打算。

举凡是东宫的事,历来都会被无限放大。

于是有人趁请安之际到裴皇后跟前探听虚实,总想着抓太子的把柄。

裴皇后提前从儿子那儿得知了槛儿家的情况,对槛儿倒是又多了几分心疼。

沈老太母女能进宫,也是她事先点了头的。

面对某些人的试探,裴皇后懒得解释,直接让她们自个儿下去查,又撂下一句“查出问题算你们本事”。

显然,这是在表示她早洞悉了某些人的小心思,也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

被戳穿心思的人当场脸红一阵青一阵。

之后有的讪讪打消了念头,有的则真动用手里的人脉开始各种调查。

郑明芷在东宫闹出流言的那次便担心过一次,担心照太子会色令智昏。

有朝一日把那姓宋的扶正。

也因此当她听霜月说宋良娣的娘家人进了宫,其人就在京城等等消息时。

郑明芷不安到了极点。

奈何她行动不便,手中又没有权,想让人调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愈发让她陷入了焦躁中。

伴随着这种焦躁,一个月过去了。

这期间宫里众人没有持续把注意力放在宋良娣的娘家人身上。

毕竟宫里这么多贵人主子呢。

大伙儿要做的事多着呢,哪有心思一连个把月只顾盯着东宫的侧妃呢。

但这中间却是时不时便会有一些零碎消息,在宫人之间传来传去。

如同毛毛雨,一会儿下一点一会儿下点,下着下着哪儿哪儿都打湿了。

譬如宋家具体有哪些人。

宋良娣和她外祖父母、大姨是怎么错过的,宋良娣为什么进宫当了宫女。

卖了宋良娣的舅舅舅母又如何。

等等。

其中有的消息是有些妃嫔想方设法查出来的,有的则是各处有路子的掌事太监、嬷嬷打听出来的。

他们并不知,他们查来的消息其实是太子安排人在宫里宫外透露的。

自然而然地开个口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

可比刻意大张旗鼓地公布“宋良娣是有娘家的”来得更合情合理。

当然,“今年顺天府乡试的亚元便是宋良娣的表哥,不及十八岁少年英才”这个消息也跟着传开了。

此事倒是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震动,不仅是后宫,前朝也谈论了两三天。

姜存简为此又在城里被议论了几日,炸子桥胡同那几天都很热闹。

百姓们没事就跑去瞧热闹。

想看看太子侧妃的表哥,十七岁的亚元长啥样,亦或是他们也去沾沾光。

不过,这层关系的公开带来的影响不尽是正面的,自然有那阴谋论的。

譬如质疑姜存简这个亚元的真实性。

尤其他此前考试非但一个案首不曾夺得,相反每回考试名次都不甚理想。

淮安府当地也没什么有关他学问好的传闻,倒是有人查到他的倒霉体质。

一个没取得过什么亮眼成绩的倒霉秀才,到了京城一举夺得亚元?

这事怎么看怎么蹊跷啊。

宋良娣真是最近才跟娘家人相认的?太子真没在顺天府乡试中做什么?

宋良娣表哥的这个亚元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问题接二连三。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宫里宫外信的人还不少,甚至有本届落榜秀才聚集在贡院门前要求朝廷给个说法。

把宋芳禾给气得。

要不是考虑到不能给槛儿和儿子惹事,她好悬没抄起擀面杖给那些人一通揍。

自己没考上就抹黑别人。

这根本就是嫉妒!

慎王也给气得不行。

谁叫有人查宋家人时把他也给牵扯出来了呢,说姜存简会来京投考正是受了他在淮安府时的提点。

没准儿便是他为培养自己的势力,徇私舞弊什么的。

慎王这暴脾气。

他可不怕给谁惹麻烦,袖子一撸就要跟人干仗,所幸被慎王妃及时拦住。

于是他又趁外出时间气冲冲跑到东宫,叫嚷着让太子管好自己的人。

又要太子赔他损失费。

说如果不是他善心大发,太子那良娣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跟娘家人重逢。

结果倒给他惹了一身腥。

这名誉损失费太子必须得给他赔!

太子二话不说赔了,也是变着方式替槛儿感谢慎王对姜存简的提点。

但慎王不乐意了。

他不缺银子不缺好物,纯粹是寻个由头找太子的茬,结果对方这般爽快。

他能乐意才怪。

于是又让太子跟他切磋,借此想撒撒气。

结果气没撒到,反倒挨了几铁拳,腰背两处留了两个完整的青紫拳头印。

慎王更气了。

决定下次势必要一雪前耻!

撇开慎王的事不提。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