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志裹着件军绿大衣,呵着白气,跟蒋伟一前一后钻进家门口那家早点铺子。铺子里热气蒸腾,人声嘈杂,油条豆浆的香味混着老板娘的吆喝声,一股脑儿往人耳朵鼻子钻。
“两大碗馄饨,四根油条,一碟咸菜!”蒋伟熟门熟路地喊了一嗓子,搓着手在徐大志对面坐下,“这天儿,真够劲儿,方向盘都快冻手。”
徐大志笑了笑,没接话,目光扫过墙上那张印着明星挂历,日子已经翻到了一月。他心里琢磨着事,馄饨上来了也没顾上烫,呼噜呼噜几口下肚,身上才算有了点热乎气。“吃快点儿,厂里还一摊子事等着呢。”
蒋伟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早餐,一抹嘴:“得嘞!您就瞧好吧,保证又快又稳。”说完就小跑着出去发动那辆二手皇冠汽车。
车子一路驶过大街小巷,车窗外是灰扑扑的楼房和骑着二八大杠匆匆赶路的行人。约莫二十分钟,车子停在了“小麦电子总厂”的办公大楼下面。
总厂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拉货的卡车排起了小队,工人们忙着装车,呵出的白气混在一起,显得生机勃勃。
徐大志下了车,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办公楼。会议室里,暖气管子烧得滋滋响,热气扑面。秦翔、齐子健、俞敏等几个厂里的核心骨干早就到了,一个个脸上红光满面,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看见徐大志进来,顿时都站了起来。
“徐董!”
“徐董您来啦!”
徐大志脱下大衣挂好,走到主位坐下,笑着扫视一圈:“哟,这一个个眉开眼笑的,捡着金元宝了?还是家里都给说了俊媳妇儿?”
负责销售的俞敏第一个憋不住了,手里捏着张报表,声音都带着颤儿:“徐董!比捡元宝还喜兴!你猜怎么着?昨天,就昨天一天,咱们的出厂销售额,冲到这个数了!”他伸出两根手指,用力晃了晃,“二十万!整整二十万啊!”
她话音没落,旁边的齐子健赶紧补充:“加上前天,两天,销售额破五十万了!徐董,这可是咱们厂子打从娘胎里出来,头一遭啊!新纪录!绝对的新的记录!”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嗡嗡的附和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激动。这成绩,放在几个月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徐大志接过报表,仔细看了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比起其他人的狂喜,他显得平静得多:“好事儿!京视的广告一播,报纸上的文章一登,效果算是出来了。再加上眼下快过年了,老百姓手里攒了点钱,想添个大件儿,彩色电视机自然是首选。销量往上走,不奇怪。”
他顿了顿,话锋微微一转:“不过,咱们也得心里有数。这势头猛是猛,但过年这股风过去,广告的热乎劲一下来,销量估计会有个回落,这也是市场规律。”
可这会儿,谁听得进“回落”这俩字?秦翔一摆手,乐呵呵地说:“徐董,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关键是现在,咱们的电视机,卖爆了!仓库都快搬空了!”
“就是,”俞敏接话,“照这么干下去,一个月不得这个数?”她比了个六的手势,“六百万到一千万!一年下来……好家伙,咱们电子总厂……不,咱们小麦电子集团,那就是省里这个!”她翘起了大拇指。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言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徐大志的佩服。
“徐董,要不是你带着咱们改制,搞技术产业升级,又砸钱做广告,厂子哪有今天?”
“对啊,以前那半死不活的日子,我可真是过怕了!现在走出去,说是小麦厂的,腰杆都挺得直!”
“满意!这成绩还有啥不满意的?太满意了!”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得像开了锅的水。大家都看着徐大志,等着他肯定这份成绩,一起高兴高兴。
徐大志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他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目光重新聚焦到他身上时,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