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黑色桑塔纳缓缓驶来,停在厂门口。发展银行信贷部主任王明德推门下车,扶了扶金丝眼镜,打量着这个略显陈旧又粉刷一新的厂区。
“王主任,欢迎欢迎啊!”徐大志快步迎上去,双手握住王明德的手,“这大冷天的,还劳您跑一趟。”
王明德客气地笑笑:“徐老板相邀,岂能不来?”
寒暄间,徐大志暗中朝濮真豪使了个眼色。濮真豪心领神会,悄悄对身后的赵宏比了个手势。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暗号——今天这场戏,必须配合得漂亮。
“王主任,咱们直接去车间看看?”徐大志笑着提议,“有些东西,光在办公室里说不够直观。”
王明德点点头,跟着徐大志往车间走去。一路上,徐大志看似随意地和王明德聊着家常,实则每一步都在精心布局。
“这过年啊,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要比一年强。”徐大志笑呵呵地说着歇后语,濮真豪在前面顺手推开了车间大门。
刹那间,原本安静的车间突然“活”了过来。机器轰鸣声恰到好处地响起,工人们在流水线前忙碌着,虽然生产线只开动了不到百分百,但那阵势已经足够唬人。
“王主任您看,”徐大志伸手一指,声音陡然提高,“这条生产线,我们计划下个月就全部改造完成。”
濮真豪适时递上一份方案,徐大志接过来,在机器前比划着:“这里,我们将引进岛国最新的焊接机;那里,要安装全自动检测线……”
其实这些规划,徐大志早在王明德办公室里就说过不止一次。但奇怪的是,站在嘈杂的车间里,看着徐大志身边围着的这一大帮人,王明德忽然觉得这些话变得不一样了。
徐大志说话时,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放慢手中的活计,竖起耳朵听着。有个年轻工人甚至下意识地点点头,仿佛徐大志描述的场景已经近在眼前。
“王主任您想象一下,”徐大志手臂一挥,划过半个车间,“三个月后,这里将会新增三条全新的流水线同时运转。每一条线,一天就能多生产五百台电视机!”
随着他的话语,王明德恍惚间好像真看见了崭新的生产线在眼前延伸,听见了机器欢快的轰鸣声。
徐大志又往前走了几步,站在一堆半成品前:“到时候,这些电视机将从这里出发,运往全省、全国!”
这一刻,王明德看见了一台台印着“小麦”商标的电视机,正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流出,被打包、装车,运往四面八方。
徐大志转身面对王明德,声音充满激情:“王主任,您能想象吗?不久的将来,千家万户的客厅里,都会摆着咱们小麦牌电视机!”
王明德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走进车间时,他心里的疑虑还像一团乱麻,可这会儿,那团乱麻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理顺了。
看着徐大志自信满满的样子,再看看周围工人们期待的眼神,一个念头突然钻进王明德脑海:只要自己点头同意那三百万贷款,这个厂子就能多生产一些电子产品,甚至成为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