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五人来到徐大志办公室时,徐大志正在接电话。他示意大家先坐,自己对着话筒说:“王总,您放心,这批货一定按时交付...对对,质量绝对保证...好,改天请您吃饭。”
挂了电话,徐大志笑着走过来:“都到齐了?走,咱们边吃边聊。”
黄建国迫不及待地问:“大志,啊不,徐董,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要去海天一色吃饭?”
徐大志拍拍他的肩膀:“就是想着国军来兴州城好几天了,还没好好欢迎他。顺便也跟两位大学生交流交流,听听你们对厂子发展的建议。”
一行人走出厂区,沿着兴州城的主街往海天一色走去。街道两旁,个体户的摊位一个接一个,卖衣服的、修自行车的、卖小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袁国军好奇地东张西望,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繁华的街景。黄建国则熟门熟路地介绍着:“瞧见那边那家羊肉汤馆没?味道那叫一个正宗!还有那家裁缝铺,我上个月在那儿做了条裤子,手艺不错...”
海天一色位于兴州城最繁华的地段,里面装修得古色古香。迎宾小姐穿着旗袍,微笑着将他们引到二楼的包间。
包间里,红木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凉菜。徐大志招呼大家坐下,亲自给每个人斟上茶。
“来,先以茶代酒,欢迎国军来兴州城,也欢迎黄明和刘文清加入我们小麦电子厂好多日子了。”徐大志举起茶杯。
众人纷纷举杯,袁国军立马站起来:“谢谢徐董,谢谢大家。”
“坐下坐下,别这么客气。”徐大志笑道,“国军,这几天在厂里还习惯吗?”
袁国军点点头:“习惯,就是生产线上的活计还不太熟练。”
“不急,慢慢来。”徐大志转头问黄明和刘文清,“你们二位呢?在三车间还适应吗?”
黄明推了推眼镜:“二哥,厂里的技术条件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特别是那几条岛国进口的生产线,很先进。不过...”
“不过什么?都自己人,直说无妨。”徐大志鼓励道。
“我觉得我们在产品质量检测上还有提升空间。”刘文清接过话头,“目前主要靠人工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如果能引进自动检测设备,产品质量会有很大提升。”
徐大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好,我需要让人做个详细的方案,需要多少资金也得估算一下,到时候我再来想办法。”
说话间,热菜陆续上桌了。红烧鲤鱼、葱烧海参、糖醋里脊、清炖鸡汤...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看得人垂涎欲滴。
黄建国早已按捺不住,夹起一块里脊就往嘴里送:“哎呀,这海天一色的菜就是不一样!比咱厂食堂强多了!”
徐大志笑道:“说起食堂,大家对伙食有什么意见吗?”
袁国军连忙说:“没意见,挺好的。早上白面馒头和面条,还有素菜和荤菜,中午米饭面条,晚上有时是肉馒头。这伙食比我们乡下强太多了。”
黄建国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就是荤菜里的肉少了点,一人就一两片,刚尝出味就没了。”
“你这馋猫!”徐大志笑骂一句,“不过说得对,伙食确实该改善改善。这样吧,从下个月起,每人每餐加一个肉菜,标准提高三成。”
“真的?”黄建国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我这些天都胖了不少,这下更要胖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