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死在了慰安所。
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也是一身的伤病。
很多老人直到死都还在和小东洋政府打官司。
她们的要求不多,就是要求一个道歉。
可是到死,这个道歉也没等到。
就这样,居然还有很多人在网上喊什么放下仇恨,不要搞民族对立。
这些人绝对不是傻,纯粹就是坏。
坏得流脓的那种。
小东洋为了给自己洗白,这些年不断的花钱。
在网络上叫嚣着放下仇恨的这些家伙,大概率就是收了小东洋钱的水军。
为了一点钱,祖宗都可以不要。
这些人不是坏是什么?
想到这些,刘阳就感觉一股怒火在熊熊燃烧。
“你怎么了?”宫雨桐敏锐的发现了身边刘阳的不对劲。
“没什么。”刘阳深呼吸了好几下,才把情绪平复下来。
“不对,你心里有事,是不是跟小东洋有关?”
宫雨桐很聪明,刘阳的情绪是从知道那些窟窿是枪眼之后才有的。
那么刘阳的情绪波动很大可能就是跟小东洋有关。
“嗯,想起了些东西。”刘阳点点头,他也不打算隐瞒。
“想起了什么?”
“37年的苏州大屠杀。”
听到刘阳的话,宫雨桐沉默了。
她家本不是苏州的,父母都是唐山人。
但是她从小在苏州长大,关于那段历史并不陌生。
宫雨桐突然想起在集训时,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那时候的南京城比地狱还要恐怖。
那些小鬼子已经不能算是人了,每一个都是恶魔。
这些恶魔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受到惩罚,最后平平安安的回到了那座邪恶的岛上。
想到这些就让宫雨桐很不爽。
她本来是个非常柔和的人。
可是那次集训后,宫雨桐发现自己变了。
因为她真正的认识到,有的人不能称之为人。
对于这些不配做人的家伙,任何的慈悲都是犯罪。
只会助长他们邪恶的本性。
所以宫雨桐不再一昧的柔和。
“九世之仇犹可报乎?”刘阳突然问了一句。
“ 虽百世可也!”宫雨桐马上接道。
九世之仇犹可报乎?曰:虽百世可也,这句话出自《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
其核心含义是强调重大冤仇,尤其是涉及家族、国家的深仇,具有超越时间限制的正当性,即便历经数代,复仇也不应被遗忘或者放弃。
刘阳紧了紧握着宫雨桐的手,这一刻俩人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虽百世可也!
有的仇,必须报!
就这这时,刘阳突然想起了731罪证陈列馆讲解员在观众离开时的那段话。
“别回头,向前走!”
“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别忘记,来时路!”
“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