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嫌弃的斜了方孝孺一眼:
“方先生,下次说话一口气说完!”
其他人的反应也是一样,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再度落回去。
原来没封王。
吓我们一跳!
“那看来是多亏黄齐二位先生了!”
“殿下,确实是多亏齐公黄公,不过虽然有此一胜,但我等仍然不可松懈!”
方孝孺把功劳全都归究到黄子澄齐泰身上。
他没说之所以没能封王,之所以朱元璋打消了封王的心思,其实还是李暄人家自己不想当!
这消息他瞒了下来,怕真把朱允炆给吓坏。
因为朱允炆太暗弱了。
要是知道了这消息,还不知道吓成什么样!
但这消息也瞒不了多久。
于是乎方孝孺急忙趁着这时候给朱允炆加油打气:
“殿下也可以放心,李暄其实猖狂不了多久!他能立功,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我等插手不到东瀛的事!”
“但只要回了应天,这朝堂上可是我等的天下。”
“定能将其收拾!”
其余诸臣纷纷附和方孝孺的话,形势貌似一片大好。
朱允炆眯起眼睛,又自信了起来。
这话没错!
应天的朝堂不比东瀛。
有皇祖父
应天这。
是他的天下!
...
李暄兵不血刃就拿下东瀛的消息。
其实不仅仅是在应天这引起了淮西勋贵和一帮文臣的热议。
在大明周边的几个国家,也无异于是掀起来一场大地震!
这一时期,大明九边重镇周遭的舞台,比较厉害的也就那么几个。
安南国、占城国。
还有刚篡权成功,自立为王,棒子的老祖宗,成立李氏王朝的李成桂。
以及被蓝玉蹂躏到分裂,变成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卫的北元残部。
这其中,除了北元残部是切身领略过朱元璋的凶残,因为真被吊打过。
还有一个主动寻求归附,求罩着的占城国也比较恭顺以外。
其余的如安南国,还有李成桂的李氏王朝,一直都是阳奉阴违。
安南明面上是称臣朝贡,但小动作很频繁。
朱元璋让其朝贡的路线是走两广的西边,也就是g西,不准他走g东。
但是安南主打一个叛逆,我就不走g西,我偏走g东。
朱元璋骂安南不尊礼法,但苦于九边重镇主要的军事力量,其实还是处于对抗北元残部之中,抽不出来手教训安南。
所以安南依旧我行我素。
而占城之所以恭顺,听话一点。
是因为老是被安南欺负,两国毗邻。
所以必须要依靠朱元璋护着。
安南几次侵犯占城,占城上表求朱元璋插手。
朱元璋的确是下旨斥责安南了。
但话又话说回来,还是那个原因。
九边重镇的主要军事力量,都是处于和北元残部的斡旋里。
所以安南瞅准了朱元璋只会打雷,不会下雨这一点。
对朱元璋是句句有回应。
但该入侵安南还是入侵。
可现在不一样了!
当李暄灭掉东瀛,朱元璋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安南朝廷的时候。
安南国王和朝臣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