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启示计划的参与者名单上添上自己的名字后,杨岁心满意足地回到了之前的会议室。
室内,难得一聚的执行委员们正热烈讨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新装备的应用前景。
三年时光过去,岁月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刻下了痕迹。
和三年前相比,燕廷看起来明显苍老了许多,之前看起来只有五六十的样子,现在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七十多岁了。
徐白杰森伊万等人也是如此。
哪怕已经五十了,但吴垠依旧年轻,可能是因为太早坐上这个位置,导致他现在看起来像是一个晚辈一样。
当杨岁踏入会议室时,这种对比愈发鲜明。
在杨岁那青春阳光、充满朝气的样子面前,所有人的年龄感都被无形放大了,仿佛时光在这个房间里流速不均。
吴垠正在和杰森感慨正电子世界姜启同志那强大的天赋和洞察力,才学习了几年就能注意到诡异科学不严谨的地方。
“后生可畏啊。”吴垠像是一个老前辈一样感慨。
杰森调侃道:“姜启和你比起来可不算是后生,你们就差了十几岁。”
“那也差了一代人。”吴垠说道:“听说正电子世界还要在月球建造粒子对撞机,希望他们能在高能物理领域有所突破。”
“目前诡异科学的理论瓶颈实在太明显了。”
杰森赞同地点头:“所以我一直主张横向展开,先把诡异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体系完善起来。”
“什么横向展开?”杨岁走了进来,好奇地插入谈话。
杰森略作思考,用了个形象的比喻。
“就像点亮科技树。现在主干上的关键科技遇到了瓶颈,但一棵树不止有主干,还有繁茂的枝条。”
“我们可以先着手点亮分支上的技术。”
“原来如此。”杨岁立即领会了这个比喻的精髓。
他想起刚才的报告会,转向吴垠问道:“老吴,你在会上说的那些理论,听起来很厉害,但我没完全听懂。是不是有什么新的突破?”
“很遗憾,没有。”吴垠摇了摇头,“还是对之前那些理论的补充延伸纠正。”
杰森接过话头:“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吴垠最后的总结,先是说出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研究,相当于给诡异科学定下了一个明确的基调。”
“然后又提出那些具体问题。相当于给其他同志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
“原本的诡异科学就好比一张只有标题的试卷,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往上面写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在上面留下几笔。”
“但现在,吴垠做了出卷人,在上面写下了题目,大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研究人员就可以根据各自专长选择攻克的方向。”
“嗯……就是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世界难题?”杨岁用自己的思维理解。
杰森点头。
“可以这么理解。”
“那解答出来一个难题不就可以青史留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