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三郡,北临鲜卑,西连羌胡,两边受敌,我们只有先解决了河套地区的羌胡人,才能集中精力对付更加强大的鲜卑,能避免我们两线作战。眼下河套羌人还是一盘散沙,没有统一,我要率先解决掉羌人,拿下河套以后,不仅我们西边无忧,而且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物资,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准备明年开春后对河套羌人用兵,只有获得了护羌中郎将的职位,我才能名正言顺地征伐和经营河套,管理羌人。”武沛说道。
令狐不凡听后心中顿时了然,心道:我这个小老弟心胸不小呀,收服河套,北击鲜卑是我华夏有志男儿的志向,热血男儿谁不想封狼居胥,我还真是看对人了。
“好,贤弟,你有这个志向,老哥哥坚决支持你,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会倾云中之力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平百年河套羌人之乱。”令狐不凡豪气地说道。
武沛哈哈一笑,说道:“那是自然,真到那一天,少不得老哥哥的帮助和支持,到时候我可不会客气。”
“那是,你要敢跟我客气,我可就对你不客气了。”令狐不凡也开起了玩笑,又笑着说道:“不过,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那个传旨的大太监吴公公现在还在云中郡,按道理传完旨后,他应该即刻回京师复命,但看那样子却一点也没有离开的迹象,就在这云中郡住了下来,说是要在这北地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北地的风土人情,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吗,我们这地方有什么看的,会是想要索要财物?”武沛说道。
在他的想象中,太监都是贪财的人。
“不像,这个吴公公虽然看起来十分严肃,让人不好接近的样子,但却不像是贪财之人,我也按照常例给他送了些银子,但他都坚决不受,另外我可听说炎国最强大的情报组织,天龙卫是由他掌控。”
说实在话,到现在武沛对炎国朝廷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毕竟他的夜莺才刚在神都城立足,还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所以,武沛对朝堂上的形势布局,权力斗争,整体情况,了解得还比较少。
听到令狐不凡提到炎国的情报组织,他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令狐大哥,这天龙卫是个什么组织,你给我讲讲呗!”
看他对这个感兴趣,令狐不凡想了想才说道:“我久在边地为官,对天龙卫也不十分清楚,只知道这天龙卫直属皇帝,每一任天龙卫指挥使都是由皇帝身边近待担任,他们只对皇帝负责,不仅在炎国各个郡县有分支机构,在越国,裕国也有很强的力量。对内主要是监视百官动向,对外主要侦知敌国军政情况,还负责组织破坏,暗杀等行动,炎国官员可以说是闻天龙卫变色。”
说到这里,令狐不凡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不过,自从太子出事后,陛下好像心灰意冷,荒废朝政,天龙卫也很少有什么行动了,让很多人似乎把天龙卫给遗忘了。但有天龙卫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连居心叵测的庸王,虽然势力很大,但他仍然对皇帝有所忌惮,这跟天龙卫一直掌握在陛下手中应该有很大关系。”
听完令狐不凡的讲述,武沛也陷入了沉思。
炎国皇室的大内总管大太监吴义,这时候正安坐在椅子上,听着面前一个人,向他汇报着北地的情况。
站在他下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人长得其貌不扬,十分普通,没有任何特征,扔在人堆里,你都找不出来。
“公公,北地三郡特别是云中郡,这一年多发生了许多事情,主要是在这青山营张家堡崛起后,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眼下青山营的实力绝不止表面上看的那样。”中年人恭敬地对吴义说道。
“哦,那你详细说说,这青山营都有什么实力?”吴义饶有兴趣地说道。
看吴义对青山营很感兴趣,这中年人稍微顿了顿,像是组织了一下思绪,便又开口说道:“一年前,张家堡还是大兴县靖边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就这一年间迅速崛起,原本只有一百多人的小村子,现在人口达到了快两万人,还筑了堡墙,现在已经是一个中等县城的规模,其繁荣程度不亚于中原地区的大县,那里还出产精盐、美酒、铁器等物品,连整个大兴县在武沛入驻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增加了很多,土地也开垦出不少,而且那里的耕地还都能灌溉,最神奇的是大兴的道路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都修得又平又宽,四通八达,来住十分便利。”
这个中年人长篇大论,向吴义讲着张家堡和大兴县的变化。
他叫王觉远,是天龙卫在云中郡的负责人,从六品的官职,在云中郡已经多年,也算是天龙卫的老人了。
“那你给我说一说,这武沛的情况,越详细越好。”吴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