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潇潇还问老板要了一瓶烧刀子,亲自给穆长海倒上。
穆长海看见元潇潇这么会来事儿,对她就更加满意了。
起初,两人都吃着饭,说起穆长海第一次来这边当倒爷的经历。
当时他穷怕了,老婆刚刚生完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又没奶水,孩子的命靠米汤吊着。
他愁得想撞墙。
恰巧这时,村里有个小伙子回来,穿得衣着光鲜,出手阔绰。
他去借钱,买点肉给老婆催奶,也想打听打听对方的生财之道。
对方揽着他的肩膀,把倒爷说得含含蓄蓄,似是而非。
穆长海懂对方的意思,既想在他面前炫耀,又怕说得太多学了去。
穆长海多机灵一个人,还是从他话里分析出要点。
再不做点什么,就要饿死了。
于是他向亲戚朋友们,借到十五块本金,去县城的小批发市场拿了十五块钱的货。
随后又一路逃票来到黑珲。
那时候他输不起,一盒几分钱的大大泡泡糖,硬是给他卖到六块钱。
他凭那十五块本钱拿的货,卖出四百多。
几天时间,翻了几十翻。
元潇潇听得津津有味。
穆长海说到这里,抿了口酒,舒服的叹了口气:“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路逃票过来的。但凡被人发现,我就一点希望都没了。”
元潇潇笑呵呵的,说:“吉人自有天向,说明你的机遇到了。”
穆长海笑容苦涩的摇了摇头,一个人埋头喝起闷酒。
元潇潇大概是知道他为什么低落苦涩的。
因为那份采访稿上有写,他今年做生意亏了。别看他现在一副悔不当初的神情,在几十年后的采访中,他再说起这段经历则轻松调侃。
他在这边做倒爷有钱之后,心态就有点飘。
他拿出全部家当,盘了很多货,直奔莫斯科,想一夜暴富。
谁知他一路走了衰运。
先是在火车上遇上碰上几个‘老乡’。他这时对自己极度自信,觉得这两个‘老乡’不是坏人,把他们当成好朋友。结果到莫斯科时,被对方骗去大半现金。
一下火车,对方就泥牛入海,无迹可寻。
他自认倒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批货上。
却因他拿的货,品质太差,根本卖不出去。
他一怒之下,把货付之一炬,连夜坐上回国的火车,准备用身上仅有的钱,东山再起。
谁知,回来时,又在火车上碰上劫匪,被洗劫一空。
到了首都后,他身无分文,是一路讨饭回的老家。
他在家里沉寂了大半年,近来才东山再起的。
不过,让他如此难受的根本原因,是他没抓住这次翻盘机会。
这次东山再起,他在这边碰上了一位老熟人。
这位老熟人手上,有一大批废钢和机器要脱手。
穆长海想试试。
这位老熟人曾经受穆长海帮助,于是答应给他半个月时间,让他回去筹集以物易物的物资。
穆长海心情激动,跟对方签了个意向合同,就回家奔走。
他想用这份意向合同,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