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 第132章 渔舟唱晚,巨舰蓝图

第132章 渔舟唱晚,巨舰蓝图(第2页/共2页)

功能:甲板上预留了 “炮位”(虽然还没有火炮,但为未来的震天雷投射器预留了空间),船头有 “撞角”(包铁,用于撞击敌船),船侧有 “舷窗”(可打开,用于观察和射击)。

墨老看着图纸,眼睛越睁越大,手指在 “水密舱” 的位置反复摩挲:“大人…… 这船…… 这船要是造出来,怕是能抵得上十艘楼船吧?可这龙骨,得用多大的木头?这水密舱,怎么保证不漏水?”

“龙骨用辽东的红松木,找最粗的,至少要两丈长、两尺粗,我已经让探林队去山里找了。” 赵宸指着隔舱的图纸,“水密舱的隔板用厚木板,边缘用桐油和麻丝密封,再用铁钉钉死,每个舱室都有独立的舱门,平时可以通行,遇险时关闭 —— 这样即使一两个舱进水,船也沉不了。”

他拿起一块木炭,在图纸上添加细节:“还有这桅杆,要用‘复合材料’—— 中间是硬木,外面缠上藤条,再涂一层漆,既轻便又坚固。帆用‘双层麻布’(内层粗麻,外层细麻,防风耐用),我给你画过‘帆面受力图’,按照那个角度缝制,能借上七分风力。”

魏平在一旁听得咋舌:“大人,造这么大的船,得花多少木料、铁料?咱们现在的工坊…… 吃得消吗?”

“所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 赵宸收起图纸,眼中闪烁着长远的规划,“先造三艘‘试验船’,按这个图纸的一半尺寸来,验证龙骨、隔舱、风帆的设计。如果成功,再造十丈巨舰。”

他的目的很明确:

短期:试验船用于近海探索,寻找更丰富的渔场,绘制精确的海图,为渔民保驾护航。

中期:巨舰用于远洋贸易,打通辽东到山东半岛、朝鲜半岛的航线,用精盐、鱼干、铁器换取粮食、丝绸和人才。

长期:建立 “北洋水师”,抵御倭寇和海盗,确保海路安全,甚至…… 未来从海上包抄中原,实现他重铸汉鼎的大业。

“传我令,” 赵宸站起身,夕阳的光芒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墨老,你从工匠营抽调五十名最擅长木工、铁工的匠人,成立‘船工坊’,专门研究造船术,我会把更详细的图纸画出来。魏平,派一队亲卫,配合探林队寻找合适的木料,同时在海边修建更大的船坞,用水泥加固地基,能容纳十丈巨舰。”

“陈默,你统计一下近期的粮食和物资储备,给船工坊划拨专项,告诉大家,这船造好了,咱们以后就不用只盯着眼前的海湾,大海里的资源,比陆地还多!”

“诺!” 众人齐声应诺,眼中都燃起了兴奋的光芒。他们或许不懂什么 “流体力学”“结构力学”,但他们相信赵宸 —— 这个能用格物之术变出精盐、造出坚城的人,一定能造出这 “海上巨舰”。

夜幕降临,渔舟上的灯火与岸边的篝火连成一片,渔民们的歌声在海面上飘荡。赵宸站在船坞边,望着那卷摊开的巨舰蓝图,羊皮纸在晚风中微微颤动,仿佛一艘蓄势待发的巨舰,正渴望着劈波斩浪。

他知道,从改进渔船到设计巨舰,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生计,更是为了打破辽东的地理局限,为兴元城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这张蓝图上的每一根线条,都凝聚着他对 “格物之理” 的信仰,对未来的憧憬。

远处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为未来的巨舰奏响序曲。赵宸握紧拳头,心中默念:用不了多久,兴元城的巨舰,必将扬帆起航,让整个海东(渤海、黄海)都听到汉家文明的声音。

渔舟唱晚的歌声里,藏着一个民族向海而生的渴望。而那卷摊开的蓝图,则预示着一个用格物之术,即将搅动沧海的时代。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