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道尊化作青光离去后,偏殿内再次被一种深沉的寂静笼罩。
夕阳的余晖透过殿门,将白玉地面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色,与殿内明珠的清冷光晕交织,形成一种奇异的、既温暖又疏离的氛围。
叶晓晓独自坐在云床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边缘,青冥道尊的话语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湖中荡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浩劫”、“古老存在”、“关键所在”……这些词语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她原本以为自己的苦难只是金乌氏族覆灭的余波,如今却惊觉自己可能置身于一场席卷诸域的古老风暴眼之中,这种认知带来的冲击,远比单纯的仇恨和恐惧更加深沉、更加令人无力。
恐惧,如同冰冷的蛇,再次缠绕上她的心脏。但这一次,恐惧之中,却夹杂着一丝异样的沉重感。
如果青冥道尊所言非虚,那么她的存在,她的生死,或许就不再仅仅关乎她个人,而是牵扯到更宏大、更可怕的因果。
这种认知,让她在感到无比渺小和无力的同时,也隐隐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尽管她完全不明白这责任究竟是什么。
她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贴身藏着的碎片,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这碎片,是那段破碎过往的唯一实证,也是连接她与那些未知谜团的关键线索。
“沧溟此刻对你绝无恶意……于你自身道途而言,亦是莫大机缘。”青冥道尊的告诫在耳边回响。
叶晓晓抿紧了唇。是的,无论那“约”是什么,无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提升实力是她当前唯一的选择。没有力量,连知晓真相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个念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她将杯中剩余的灵茶一饮而尽,清冽的茶汤带着莲蕊的宁静之力,缓缓抚平了她心湖的波澜。她放下茶杯,目光再次变得清明而坚定。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茶几上那只青玉小壶。壶身温润,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忽然想起青冥道尊临走前那句看似随意的建议——“直呼其名亦无不可”。
沧溟……
这两个字在舌尖滚过,带着一种陌生的、近乎僭越的触感。直呼其名?面对那个冰冷强大、心思难测的存在?叶晓晓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脸颊微微发热。
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更像是一种姿态的试探,一种试图打破那层无形壁垒的微弱尝试。她会有什么反应?漠然无视?还是……不悦?
各种猜测在她脑海中翻腾,让她既忐忑又隐隐有一丝莫名的期待。
这种复杂的情绪,与她之前纯粹的恐惧和仇恨截然不同,仿佛在坚冰之下,悄然涌动着一股微弱的暖流。
夕阳渐渐沉入云海之下,天边的绯红褪去,换上了深邃的蓝紫色幕布,星辰开始零星闪现。殿内的光线暗淡下来,明珠的光晕变得更加清晰。
叶晓晓收敛心神,不再纠结于称呼的问题。她重新盘膝坐好,闭上双眼,意守丹田,开始引导体内灵力进行周天运转。
经过晨曦之气的滋养和青冥道尊灵茶的安抚,她的魂源异常稳固,灵力流转顺畅无比。
她尝试着将心神沉入那缕新生的、融合了新气息的力量之中,细细感悟其中蕴含交织的玄奥。
毁灭与复苏,寂灭与萌发……这两种看似极端对立的法则,在更高的层面上是否真的能够统一?
这个念头如同一点灵光,在她心海中亮起。她回忆起沧溟引导晨曦之气时,周身那股北冥特有的“静”与晨曦的“动”完美平衡的状态。那不是简单的压制或对抗,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共存与转化。
她尝试着模仿那种状态,在运转灵力的同时,保持心神的极致宁静,如同深渊,吞噬一切躁动,只余下最本源的“寂”。渐渐地,她感觉到自身灵力似乎变得更加内敛、更加深沉,不再那般带着破坏性的躁动,反而散发出一种容纳万物、归于虚无的沉静意蕴。
这种感悟让她心神微震,仿佛触摸到了某种更高境界的门槛。虽然只是初窥门径,却让她对自身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沧溟那深不可测的境界产生了更深的敬畏。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从深沉的感悟中缓缓苏醒时,夜色已浓。
殿内明珠柔和,窗外星辉清冷。她轻轻吁出一口气,感觉周身灵力圆融,神识清明,对力量的掌控似乎又精进了一分。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却无法忽视的冰冷气息,如同涟漪般自殿外传来。
叶晓晓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殿门。
一道玄色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立在门外阴影之中,月光勾勒出她挺拔孤峭的轮廓,正是沧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