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德站起身,拿起大衣:“记住你自己说的话。就到这里吧,晚上我还有个饭局。明天你让人把贷款申请和相关材料报上来,一个星期内走完流程,下周就能放款。”
徐大志和濮真豪连忙起身,一左一右陪着王明德往外走。
送走王明德后,徐大志和濮真豪站在总厂门口,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初春的晚风还带着寒意,可两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徐董,真批了?”濮真豪还有些不敢相信。
“肯定会批了!”徐大志用力拍了拍老伙计的肩膀,“走,回办公室,今晚让人加班把材料整理出来。”
徐大志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绕道去了生产车间。
流水线旁,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看见徐董事长进来,大家都笑着打招呼。徐大志一一回应,不时停下来问问工人们家里的情况。
“徐董,我闺女上次月考全班第三!”老张乐呵呵地汇报,“多亏了厂里效益好,我才能供她上补习班。”
徐大志笑着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这越来越多的贷款,不只是数字,更是这两千多个家庭的希望啊。
回到办公室,濮真豪立刻指令财务科办公室人员投入到工作中。贷款申请、项目可行性报告、财务报表......一样样材料堆满了办公桌。
“老濮,城南开发区新车间的地皮批文下来了吗?”徐大志头也不抬地问。
“上周就下来了,就在南环路边上那块空地。”
“好,抓紧安排人员进行招标,让有关单位赶紧进来平整场地。等贷款一到,立刻招标动工。”
濮真豪犹豫了一下:“徐董,要不要等贷款到位再动工?万一......”
“没有万一,”徐大志斩钉截铁地说,“时间不等人。现在彩电市场这么好,晚一天都是损失。”
窗外,明月高悬。小麦电子总厂的灯光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晚上八点,财务科材料终于准备得差不多了。濮真豪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徐董,您说王主任为什么突然就答应了?咱们准备了那么多说辞,都没用上。”
徐大志笑了笑,眼里闪着光:“老濮啊,你记住,王明德不是被我们说服的,他是被这个厂子、被这两千多工人实实在在的干劲儿打动的。咱们厂每一个员工都在拼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濮真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走吧,回家睡觉去,”徐大志拿起外套,“明天一早还要去银行送材料呢。”
两人锁好办公室的门,并肩走在空旷的厂区里。夜风吹过,带来机器运转的微弱声响。对徐大志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那是希望的声音,是两千多个家庭安居乐业的保障。
“老濮,你说咱们的新车间,年底前能投产吗?”
“只要资金到位,没问题!”
徐大志抬头望向星空,喃喃自语:“那就好,那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