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周怀仁虽然也三十多岁的人,被林月这么一说,却还是像个半大小伙一样羞赧地挠了下头。
李木子再次心生好奇:“听起来,周医生还有军籍在身?”
“是的……”周怀仁点头。
“都别站着了,老周,你和林政委、李记者好好聊一下,我送孩子们回家去。”卓玛蕙质兰心,看出李木子想多了解一下周怀仁,打算给足他们空间。
“需要我帮忙么?”林月跟卓玛的想法无疑是相仿的。
卓玛轻摇了摇头:“不用了,留下来的孩子们都是家住得比较近的,我出去兜一圈就都送回去了。顺便告诉一下他们,明天到学校体检的事。”
周怀仁也轻笑:“他们都是大孩子了,这也就是入夜了,不然也不需要送……政委,李记者,这边请,我知道政委喜欢喝茶,我这边还留着一点老家带来的茶叶,就等着政委过来呢。”
林月和李木子也就跟周怀仁来到他的住处,一边喝茶一边聊。
通过细致一些的聊天,李木子了解到了周怀仁身上最闪光的故事。
周怀仁是云南人,就在这边的驻防部队当兵,1999年是他从军第二年。
好几次,在营门口站岗的周怀仁,都会发现,按时间本该在学校上课的孩子们,却在放骡马、打猪草。
周怀仁找人打听了,得知嘎玛乡仅有的一所小学,却因为没有老师经常停课。
墨脱的条件相当艰苦,这一点周怀仁知道,毕竟进出墨脱一趟急行军都要三四天。徒步翻雪山、攀危崖、淌冰河,物资全靠人背马驮。
墨脱本地的人,都有很多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想方设法走出去,更何况外人?
能在这边坚持两年的老师,都几乎没有,条件太苦了。
没有老师的孩子们,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
看着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周怀仁心里不是滋味,在其他地方,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坐在敞亮的教室读书,可眼前这些孩子却失学在家干农活。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没学上啊。”
周怀仁突然觉得,得有人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什么,不然这些孩子怎么有力量走出去?
虽然自己也只是高中毕业,但周怀仁想当老师,想给孩子们上课。
原本携笔从戎的周怀仁,这次主动请缨,要回到学堂,他跟军营教导员尚龙云提出担任代课老师的想法。
尚龙云当时就同意了,并十分称赞周怀仁的决定。
“我还记得教导员当时拉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墨脱十分落后,关键在于人民的思想僵化,而这事的根子在教育。强边富民,首先要富脑子,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我觉得教导员说得太对了,我更加坚定来做这件事。”
周怀仁复述这些话时,眼中的光,灼得人心里热乎。
李木子的心也是热切的,很多伟大的事,就是从一颗向往伟大的心开始。
“周老师,你应该不是学教师专业的吧?”
“不是,我没有读大学,只是高中毕业就参军了。”周怀仁坦然应话。
“那你初次当老师,怕是会碰上不少困难吧?”李木子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在周怀仁这个位置,去做这些事得有多难。